:::

公務人員退休福利與國家負債之關聯

您好。

有關「公務人員退休福利與國家負債之關聯」資料,答復如下:

一、期刊文章 (請親臨本館或其他大型圖書館閱覽)

退休支出一年要花二千億--軍公教退休金是財政一大「未爆彈」 
田習如 
財訊 231 民90.06 
頁152+154+156-159

透視臺鐵吃垮政府財政的千億虧損黑洞:員工平均年齡五十五歲,一年退休俸花四十億 
古美蓮 
商業周刊 400 民84.07.24-07.30 
頁36+38-39

推動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之理由與研議情形 
退撫司 
公務人員月刊 116 民95.02 
頁3-9

軍公教人員退休金優惠存款制度問題研析 -上- 
曾明發 
立法院院聞 31:5=361 民92.05 
頁117-122

軍公教人員退休金優惠存款制度問題研析 -下- 
曾明發 
立法院院聞 31:6=362 民92.06 
頁82-102

二、網路資源

(一)
二、18﹪優惠存款差額利息已成為國家財政負擔由於近年來國內金融市場低利率之趨勢,導致政府負擔之優存差額利率相對提升,再加通貨膨脹、待遇逐年調整及退休人數增加,政府每年負擔軍公教人員優惠存款差額利息金額,已由84 年度之188 億餘元,迄至93 年12 月底已高達558 億餘元。另辦理優惠存款之總人數則由84 年度之27 萬餘人,迄至93 年12 月底已逾37 萬餘人,且預估上開人數與金額未來將隨退休人數之逐年累增而大幅增加。又據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之資料,迄至94 年12 月底止,各級政府機關積欠之優存差額利息金額已高達423 億餘元。因此,為因應退撫新、舊制過渡期間部分人員退休所得偏高之現象,以及減緩政府財政負擔大幅成長之趨勢,本部爰積極研議規劃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

資料來源:
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說帖, 第3頁
( 全文 )

(二)
摘要: 
我國失業率從1996年突破2%以來,一路攀升至2002年5.17%的高峰。政府未償債務餘額佔GDP的比率從1980年代平均8.8%,到2005年為31.9%,時至今日仍在不斷增加中。相較於此,軍公教人員18%優惠存款利率之正當性與妥適性,遂引起社會各界的懷疑與關注。
2005年10月間,前總統陳水扁公開宣示要對軍公教18%優惠存款制度進行改革,主管機關銓敘部與教育部、國防部及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等相關主管機關組成專案小組,在一次退休金及優惠存款利率18%不作變動之前提下,擬具「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並訂於2006年2月16日軍公教三類人員同步實施,一時間各大電視節目及平面媒體對此議題廣泛討論,社會大眾正反雙方意見衝突瞬間爆發。本研究透過政策行銷策略4Ps之架構,探討改革方案在一片撻伐聲浪中,如何透過政策行銷來爭取社會大眾以及標的團體的認同。
改革方案從2006年2月16日實施3年以來,社會各界仍有不同意見。考試院於2008年9月4日第11屆考試委員第1次會議作成決議,要求銓敘部檢討。銓敘部在邀集相關主管機關會商後,於2008年10月23日提出處理方案與相關配套措施函送考試院審議;考試院經過3次全院審查會,於2009年4月2日考試院第11屆第29次會議審議通過,新的修正方案將俟公務人員退休法完成修法程序,再據以訂定實施日期,向後生效。筆者依據研究結果,提出本文之研究發現與研究建議,提供主管機關日後從事修正方案之政策行銷參考。同時也企盼政策行銷在承繼企業行銷之概念之餘,能以公共政策之「公共性」為出發點,並透過學術與實務的相互呼應與驗證,建立出健全完善且運作良好的政策行銷理論。

資料來源:
題名: 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之研究-政策行銷的觀點
作者: 張雯琪
( 全文 )

(三)
公務人員, 司法人員與軍人老年安全法制之研究
郭明政 - 2005 -


(四)
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 相關檔案


(五)
我們這一代留給下一代的是資產還是負債?


(六)
財政部官網( http://www.mof.gov.tw )每逢七日公布「最新國債訊息」,......累計超過十五兆元的軍公教退休金、社會保險保費補助款、道路徵收補償費等隱藏性債務,並未算進國債中…….

資料來源:
「國債鐘」啟動 平均每人負債19.7萬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0/12/08 07:55 
記者賴昭穎/台北報導


(七)
……財政部公布的國債訊息,並未加計各級政府「潛藏負債」及「地方政府債務」,目前政府潛藏負債包括:舊制軍公教人員退休金六.八七兆元、退撫基金新制未提撥退休金一.五三兆元、勞工保險未提存責任準備四.五七兆元、公教人員保險給付義務一八一一億元、農保虧損待撥付款一二六四億元、尚未取得既成道路徵收補償二兆餘元及各級政府積欠勞健保及十八%優存利息等一六五六億元……

資料來源:
國債鐘失真 未計隱藏負債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
自由時報 電子報
20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