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主義定義解釋、來源、目前台灣有代表性人物嗎?有人說早期是呂秀蓮是事實嗎? 感謝!

您好. 相關問題, 提供若干資訊, 僅供參考.

女性主義(女權運動、女權主義)是指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在對社會關係進行批判之外,許多女性主義的支持者也著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婦女的權利、利益與議題。
女性主義理論的目的在於了解不平等的本質以及著重在性別政治、權力關係與性意識(sexuality)之上。女性主義政治行動則挑戰諸如生育權、墮胎權、教育權、家庭暴力、產假、薪資平等、投票權、性騷擾、性別歧視與性暴力等等的議題。女性主義探究的主題則包括歧視、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關於性的物化)、身體、家務分配、壓迫與父權。
女性主義的觀念基礎是認為,目前的社會建立於一個男性被給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權的父權體系之上。
現代女性主義理論主要、但並非完全地出自於西方的中產階級學術界。不過,女性主義運動是一個跨越階級與種族界線的草根運動。每個文化下面的女性主義運動各有其獨特性,並且會針對該社會的女性來提出議題...
女權主義運動在西方興起,有其特定的背景,當時歐洲社會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在十七世紀前,英國的已婚婦女基本談不上有何權利,除非丈夫自願地讓給她權利;當丈夫在世時,她的財產和她的人身完全供丈夫享樂;在某些國家,如果丈夫死後沒有遺囑,女子的財產要給丈夫的親戚,而不給她或她的孩子。如英國基督教會禮儀認為:「女人的意志應服從男子,男子是她的主人,也就是說,女人不能按她自己的意志生活,……離開了男人,她既不幹任何事而且也幹不成任何事。男人怎麼做她就怎麼做,她應把男人當做主人來侍奉,她應畏懼男人,服從和臣屬於男人。」[1]

以現代的哲學與社會運動的觀點來看,女性主義的通常以18世紀的啟蒙時代思想家為起源。如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所著《女權辯護》(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又譯維護婦女權利)是19世紀之前少數幾篇可以稱得上是女性主義的著作之一。沃斯通克拉夫特將女性比喻為高貴、社會菁英、嬌生慣養、脆弱以及有知識與道德怠惰的危險,她相信男性和女性對於這樣的情況都有責任,並且認為女性擁有比男性多上很多的權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這並不是說更早以前就不存在著其他關於兩性平等的著作。比如說,神祕哲學家安里西·哥內留斯·阿格里帕(Heinrich Cornelius Agrippa)在1529年所著的《關於女性之高貴卓越的演說》(The Declamation on the Nobility and Preeminence of the Female Sex)。

女性主義在19世紀漸漸轉變為組織性的社會運動,因為當時人們越來越相信女性在一個以男性中心的社會中受到不平等的對待(請見父權條目)。女性主義運動根源於西方的進步主義,尤其是19世紀的改革運動中。組織性運動的時間是起於1848年在紐約州色內加瀑布市(Seneca Falls, New York)召開的第一次女權大會。

艾米琳·潘克斯特(是婦女參政權運動的奠基者之一,她試圖揭露英國社會制度裡的性別歧視,並且成立了婦女社會政治聯盟(The Wom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Union)。在許多成員微罪遭捕,然後因為《貓捉老鼠法案》而重複進出監牢數次後,她們被激起進行絕食抗議。其結果的強制餵食讓這些成員病得很嚴重,使得當時法律體制的殘暴受到社會關注,也因此助長了她們的目的。

早期的女性主義者與最初的女性主義運動通常被稱為「第一波女性主義」(the first-wave),而1960年之後的女性主義被稱為「第二波女性主義」(the second-wave)。也有所謂的第三波女性主義(the third-wave),但是女性主義者之間對於其存在必要性、貢獻與概念意見不一。這三個「波」之所以如此稱呼,是因為就像海浪般,一個接一個永不間斷,後來者運用了前行者的貢獻與資源。現代女性主義有個非常重要的支援因素就是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出版的《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Sex and Temperament in Three Primitive Societies,1935年)一書。她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也是美國女性主義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貝拉·艾布札格(Bella Abzug)所就讀的大學。在米德的書中報告說,查恩布里(Tchambuli)部落中的女性擁有支配地位,卻沒有造成任何問題。這本書使得艾布札格那個時代的知識份子相信,歐洲對於男性氣質(masculinity)與女性氣質(femininity)的觀念是非常文化取向的,而並非無可抹滅的天性。......
維基百科(1)


從1971年到1974年,呂秀蓮一方面在行政院法規委員會任職,歷任行政院諮議、專員兼科長,另一方面也開始大力鼓吹新女性主義,並於1974年出版《新女性主義》以及《尋找另一扇窗》這兩本書。此外,她還從1976年開始,在臺北跟高雄兩地辦了「保護妳專線」,並以出版社的名義開始舉辦種種的民意調查。由於呂秀蓮對婦女運動的投入太過深入,她開始受到國民黨特務的注意,由於其所受到的政治干擾太過劇烈,她決定暫時離開臺灣,再次出國讀書,而於1977年9月第二次赴美深造,到哈佛大學就讀法學研究所課程。....
維基百科(2)


臺灣女性主義批評三波論 =The Three Waves of Feminist Criticism in Taiwan 邱子修 女學學誌27 2010.12[民99.12]頁251-273

本篇論文探討在西方三波女性主義的漣漪效應下,台灣女性主義批評雖非同步或照單橫向的移植,但若以此三波中所強調的女權、女性自主意識、到超越性別認同政治的分野來論,卻也依稀可辨識出類似的演變。筆者認為國民黨接管台灣後,不但宣揚傳統父權體制的孔儒思想,並且頒佈戒嚴法,嚴禁言論出版自由,推行以北京話為國語的教育政策,因此以日文書寫的台灣文學、批評、歷史等都遭打入冷宮,以至於一般學者總以為台灣女性主義始於1970年代呂秀蓮所倡導的「新女性主義」,而忽略日據時期即曾有過的婦運及女性主義批評的雛形。此外,1960年代到1980年代在西方盛行的第二波女性主義思潮,雖然未能在台造成氣候,但1980年代還是有李元貞等創辦《婦女新知》雜誌、推動婦運並鼓吹女性自覺所掀起的第二波女性主義批評。解嚴後,隨著歸國學人陸續移植西方第二波激進的性自主和第三波多元的女性主義批評,致使台灣第三波女性主義的批評在二十世紀末即與國際接軌,並有頗為同步的發展。本文也將剖析引人爭議的第三波,並對台灣未來女性主義批評或女性研究的方向提出建議。


臺灣女性主義思潮的發展 陳玉玲 文訊89=127民85.05頁35-37

題名:  構圖當代台灣女性主義 :議題、人物、流派與政治(I) 
其他題名: Mapping Contemporary Feminisms in Taiwan: Issues, Legends, Currrents and Politics (I) 
作者: 周碧娥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932412H007008SSS.pdf 232Kb Adobe PDF 587 檢視/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