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好!!我目前正在寫國軍的抗戰史!! 其中有一位將領 (東北抗日義軍司令鄧鐵梅中將) 的史料找不到 請問館藏是否有該位將軍的史料?

您好
關於鄧鐵梅, 請光臨本館參考下列三書. 另提供 2 則網路資訊, 僅供參考


題名/著者 中國抗日將領犧牲錄 : 1931-1945 / 劉晨主編 
版次 第一版 
出版項 北京市 : 團結出版社, 2007.06 
稽核項 411頁 : 圖, 像 ; 25公分 
6樓漢學中心 漢學書庫 782.2684 878 

本書 P. 24-25 有 "鄧鐵梅" 一節, 並附 2 張照片, 其中一張為
"鄧鐵梅在刑場上", 就義前最後留影.


題名/著者 東北抗日義勇軍人物志 / 譚譯主編 
版次 第1版 
出版項 瀋陽市 :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87 
稽核項 2冊 : 圖 ; 20公分 
典藏書庫 中文書庫 782.26 844 v.1 
典藏書庫 中文書庫 782.26 844 v.2 

本書第二冊, P.103-132 專章介紹鄧鐵梅, 標題為
"五尺身軀何足惜, 四省失地幾時收"---記抗日民族英雄鄧鐵梅 


題名/著者 東北抗日義勇軍 / 朴宣泠著 
版次 第1版 
出版項 [北京市] :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1998 
稽核項 418面 : 圖 ; 21公分 
典藏書庫 中文書庫 628.43 8332 




鄧鐵梅(1892年10月29日-1934年9月28日),出身鑲紅旗滿洲佐領[1],原名鄧古儒,字鐵梅。生於中國遼寧省本溪縣(今本溪市)磨石峪鄧家村,抗日將領。
鄧鐵梅的一世祖鄧朝忠跟隨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1],後隸屬於敬謹親王門下,充任王莊庄丁[2]。其三世祖起定居磨石峪[1]。1892年,鄧鐵梅在那裡出生。1917年,鄧鐵梅考入本溪縣警察教練所。1918年畢業後任本溪縣警察大隊班長。1921年調至鳳城縣(今鳳城市)任警察大隊長。1929年升任鳳城縣公安局局長。1930年因得罪上司被免職。1931年調任牡丹江警察分署署長,不久又被革職。鄧鐵梅只好到瀋陽、錦州等地謀職。
九·一八事變後,鄧鐵梅返回鳳城,於1931年10月召集舊部150餘人,在鳳城顧家堡宣布成立東北民眾義勇軍,後改稱東北民眾自衛軍。到1931年12月份作戰人員已發展到1500餘人,建制上分3個大隊和一個大刀隊。
1931年12月26日夜,東北民眾自衛軍兵分4路,第一路負責切斷電話線使鳳城守敵斷絕與安東(今丹東市)站的敵人聯繫;第二路在四檯子伏擊從連山關、雞冠山北來的增援之敵;第三路進攻火車站,消滅火車站守敵;第四路衝進縣城進攻日本守備隊和偽警察署。晚10時,戰鬥開始,次日凌晨4時結束。戰鬥共擊斃日軍10餘名,繳獲步槍300餘支,輕機槍3挺,迫擊炮2門和大批彈藥,搗毀了日偽行政機關。解救出監獄中的抗日人士50餘人。戰鬥結束後自衛軍退出鳳城。此次戰鬥的勝利使自衛軍的隊伍更加壯大。自衛軍編製由大隊擴編為9個團。
1932年3月,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派代表苗可秀與鄧鐵梅聯繫,救國會委任鄧鐵梅為東北民眾義勇軍第28路軍司令。1932年5月,作戰人員發展到1.6萬人。1932年12月,日軍調集1萬餘人進行圍剿,由於自衛軍火力與指揮經驗的不足,自衛軍在圍剿只剩下5000餘人。1933年4月15日再次進行圍剿,日軍採用步步為營,實行保甲連坐法,使自衛軍損失慘重,只剩下1000餘人。自衛軍只得化整為零,進行游擊戰。
1934年5月27日,鄧鐵梅因患了痢疾,被秘密送到鳳城縣小蔡溝張家堡子一家張姓親屬家中養病,但被叛徒沈廷輔探知。5月30日晚,鄧鐵梅被沈廷輔帶領的偽便衣暗殺隊捕獲。1934年9月28日夜,鄧鐵梅在日軍百般勸降無效下被殺害。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鄧鐵梅,原名鄧古儒,字鐵梅,1892年出生於遼寧省本溪縣磨石峪鄧家村。父親鄧繼新在當地私塾任教。
  1917年,鄧鐵梅考入本溪縣員警教練所,1921年調到鳳城縣員警大隊任大隊長。1928年,鄧鐵梅被晉升為鳳城縣公安局長。
  九一八事變後,正在錦州的鄧鐵梅親眼看到山河破碎,家園淪陷,潰敗的軍隊和難民蜂擁而至,鄧鐵梅悲憤交加。強烈的民族正義感促使他下決心在自己熟悉的遼東地區組織抗日隊伍,武裝救國。鄧鐵梅拜會了當時在錦州指揮防守的遼寧省警務處長黃顯聲(當時省政府臨時遷至錦州),向其陳述了自己決意發動民眾進行武裝抗日的想法,當即得到黃顯聲的贊同和支援,並建議他利用其在鳳城人地兩熟的有利條件,組織民眾抗日武裝。
  經過周密準備,1931年10月下旬,鄧鐵梅聯絡舊部、好友等十余人,分別趕赴鳳城、岫岩等地的山區各村屯發動群眾,組織抗日隊伍。鄧鐵梅在鳳城、岫岩一帶聲望很高,加之民眾受日本侵略者壓迫已久,抗日情緒高漲,各地回應者絡繹不絕,最初幾天就征得槍械300余支,人員180多名。由於民心所向,隊伍迅速擴大,到1931年年底人員已達1500餘人,建制上分3個大隊和一個全由青壯年組成的大刀隊。
  東北民眾自衛軍組建後,探知鳳城縣城有日本武裝和員警各200余人,並查明兵力佈置情況,指揮部研究決定自衛軍首戰就在安奉(沈丹)鐵路沿線的重鎮鳳城,鄧鐵梅等迅速作出夜襲鳳城縣城的戰鬥部署。1931年12月26日夜,“東北民眾自衛軍在大雪的掩護下兵分4路,第一路在鳳城以南的張家堡子切斷電話線,使鳳城與其以南的高麗門、安東車站斷絕聯繫;第二路在鳳城車站以北的四臺子設下路障和埋伏,阻擊從連山關、雞冠山北來的增援之敵;第三路襲擊火車站,消滅火車站守敵;第四路沖進縣城攻擊日本守備隊和偽員警署。”晚10時,在敵人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自衛軍迅速將幾處敵人分割包圍,切斷了他們的聯繫,逐個擊潰。自衛軍搗毀了偽治安維持會、公安局和日本人平井真一郎經營的平井大藥房,砸開監獄,將日偽逮捕的百余名愛國人士解救出來。戰鬥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清晨,自衛軍在敵人增援部隊到來以前結束戰鬥。此役中共擊斃日偽軍50餘名,繳獲各種槍支300余支、迫擊炮2門和大批彈藥。自衛軍首戰告捷,重創了日偽在鳳城的守備力量,打出了自衛軍的聲威,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在國內引起很大震動和反響。
  鳳城戰役之後自衛軍經過休整開始擴編,隊伍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和壯大。1932年初,軍隊編制由大隊擴編為9個團。同年3月,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派苗可秀等人到鄧鐵梅部考察,後將鄧部統編為東北民眾自衛義勇軍第28路軍,鄧鐵梅任司令。同年4月21日,唐聚五在桓仁成立遼寧民眾自衛軍,鄧鐵梅率領的東北民眾自衛軍被改編為第13路軍,委任鄧鐵梅為司令。

  至1932年,鄧鐵梅率東北民眾自衛軍同日偽軍進行大小戰鬥近百次,給敵人以沉重打擊。同時東北各地小股抗日武裝力量不斷前來歸附,民眾自衛軍的隊伍得到迅速壯大。“連同收編的各地武裝力量,部隊總員已達15000人,成為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抗日武裝力量中的一支勁旅,活躍在安東(今丹東)、鳳城、岫岩、莊河等地的數百里寬闊地域,並聯合抗日義勇軍劉景文、李春潤等部,不斷打擊日軍。”東北民眾自衛軍堅持不懈的抗日鬥爭使日本侵略者深感威脅,在對鄧鐵梅幾次誘降失敗後,敵人開始集中兵力對自衛軍實行大規模武裝“圍剿”。
  1932年12月,日偽當局調集日軍第二師團和獨立守備隊第3、4大隊及偽軍共1萬餘人,從本溪、鳳城、安東等地向遼東三角抗區發起大規模軍事“討伐”。由於敵人有備而來,兵力強大且武器精良,而民眾自衛軍缺乏應對大規模“討伐”的戰鬥經驗,“採取了分頭迎擊,處處設防的方法,結果分散了兵力,龍王廟、尖山窯等許多據點相繼失守。”鄧鐵梅率部隊向北轉移,在馬道溝附近與苗可秀的學生大隊會合。自衛軍休整隊伍,指揮部重新制定作戰方案向敵人發起反擊。鄧鐵梅和苗可秀指揮自衛軍千餘人首先攻向在文家街活動的日軍,敵人退到紅花嶺後自衛軍乘勝追擊,圍殲日軍于紅花嶺,並一鼓作氣攻下尖山窯。至此,東北民眾自衛軍成功粉碎了日偽軍的第一次大“討伐”,但自衛軍在此役中也傷亡慘重,僅剩5000餘人。
  此後日偽軍先後對遼東三角抗區進行了幾次大“討伐”,手段更加兇殘,採取建立“集團部落”(並村並戶)等方式徹底阻斷自衛軍與群眾之間的聯繫。自衛軍在深冬裏游走在深山密林,得不到群眾支援,幾至彈盡糧絕。1934年初,鄧鐵梅在岫岩境內牌坊溝召開會議,最後決定為保存實力,把東北民眾自衛軍化整為零,與敵人進行小規模遊擊戰鬥。鄧鐵梅親率一支隊伍來往於鳳、岫山區各處,尋找機會重振東北民眾自衛軍。
  1934年5月,鄧鐵梅因患痢疾不能隨軍行動。5月27日,被秘密送到鳳城縣小蔡溝張家堡子(今屬岫岩縣大營子鄉)親屬家中養病,不料被敵人暗殺隊偵知。5月30日晚,鄧鐵梅不幸被捕。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