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課程-教案實作設計與分享-黃琇苓主任
- 詳細內容
黃琇苓老師兼圖書館主任(國立苗栗高中圖書館主任)
本課程將研究者、設計者、教學者三個不同角色分別說明,老師們首先要是一位研究者,研究者要會找資源,像國家圖書館有各式各樣的館藏資訊系統就是一個很好的資源。接著要成為一位設計者,如何將資訊融入教學中,成為學生可以理解的內容,最後成為一名教學者,創作出不同以往的教案。
下載社會科課程教案實作設計與分享
黃琇苓老師兼圖書館主任(國立苗栗高中圖書館主任)
本課程將研究者、設計者、教學者三個不同角色分別說明,老師們首先要是一位研究者,研究者要會找資源,像國家圖書館有各式各樣的館藏資訊系統就是一個很好的資源。接著要成為一位設計者,如何將資訊融入教學中,成為學生可以理解的內容,最後成為一名教學者,創作出不同以往的教案。
下載社會科課程教案實作設計與分享
吳亭佑助理編輯(國家圖書館知識服務組)
本課程介紹「資訊取得流程」、「資訊素養六大技能」、「研究資源介紹」、「研究資源利用」,並以國家圖書館藏資源可以查詢的資料庫、電子書、期刊、會議論文為例,如何快速的查詢相關的資料,也介紹外部資源包括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Google Scholar、臺灣大學博碩士論文典藏系統、美加博碩士論文、英國博碩士論文,最後介紹其他電子資源包括全國法規資料庫、GRB政府研究資訊系統、科展資訊管理系統等。
陳若玄行政專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
本課程介紹「資訊素養」、「研究資源介紹」、「研究資料管理」,並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館藏資源可以查詢的資料庫、電子書、期刊、會議論文為例,如何快速的查詢相關的資料,也介紹外部資源包括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Google Scholar、臺北市立圖書館、國立公共圖書館等免費資源,最後介紹學術論理。
柯皓仁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副所長)
為什麼要學習研究方法破題,接著說明科學研究的特徵,以及研究方法的類型包括基礎研究和應用型研究,以資料收集技巧劃分研究方法類以資料收集技巧劃分研究方法類型,並詳細說明問卷調查法、實驗法、優使性測試,最後說明研究論理。
下載研究方法概論
董旭英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說明科學究研的定義,研究必須使用到一系列的程序、方法及技術,而這些方法是被驗證過具有信度及效度的,而研究的設計是沒有偏見且客觀的。接著說明研究的過程,由選擇主題開始、聚焦於研究問題,設計研究及蒐集資料,分析資料,解釋資料,最後得出報告研究成果。進一步分別解釋質性與量化的科學研究。也說明研究的面向包括:研究目的、研究的使用、研究的時間面向、最後是資料蒐進的技術。科學研究的方法是將概念、臆測、與懷疑,有時稱之為假設,轉化為科學知識。
下載研究方法概論
許庭嘉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特聘教授)
想學好論文寫作之前,由心目中最好的期刊找一篇與自己要做研究題目主題最接近的論文,並且分析這篇論文的結構包括Section及, subsections的安排,每個section, subsection 及段落的重點,在寫作過程中全文用詞注意定義及一致性。在撰寫文獻回顧忌諱報流水帳但沒有說明這些文獻之間的關係而所提的相關研究都連貫不起來,進而看不出文獻與本文研究的關係,介紹系統架構及功能的注意事項,過去為什麼開發系統及使用的開發工具,並介紹目前的系統架購、功能及操作流程。在研究成果建議在統計方法要說明清楚,用圖和表呈現。在研究討論寫出三點重要貢獻,個別探討各假說成立、不成立的原因,盡可能與以往文獻作連結。
下載學術論文寫作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