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月刊 (174 民91.07 頁80-83)
當今通稱為揚州炒飯的蛋炒飯,其所得名,乃眾說紛紜,經歸納後,約有四種說法。
一.廣東人所說的「揚州」,其實是叉燒和蝦仁兩種食材的統稱。在清德宗光緒年間,廣州已有淮揚餐廳,其中又以「聚香園」最負盛名。其「揚州鍋巴」尤為食客喜愛。由於此菜是以叉燒、蝦仁等烹調而成,故凡用叉燒、蝦仁為材料所做的菜或飯,一律冠上「揚州」之名。
二.逯耀東教授認為:「粵菜在近代中國菜形成過程中,是一個最能兼及他人所長的菜系。鴉片戰爭前,廣州已是通商口岸,廣州有許多江南菜館,粵菜汲其所長,揚州炒飯就是其中之一。」正因逯氏極具權威,故香港一些飲食專欄作家便奉為圭臬,認為不能因為有「揚州」兩字,揚州當局便據為己有。
三.相傳乾隆下江南時,微服遊經揚州某地,因飢不得食,曾就食於某一農家,吃罷其所製的蛋炒飯後,讚不絕口,問其何名?農夫告以揚州炒飯。從此之後,揚州炒飯聲名大振。
四.已故飲食大家唐魯孫認為揚州炒飯是伊秉綬發明的。伊秉綬與府中精割烹的麥姓廚子,一起研發出新款的蛋炒飯,這「炒飯所用的米必用洋秈(西貢暹邏米),取其鬆散而少黏性,除了雞蛋、蔥花之外,要加上小河蝦,另外以金華火腿切細末同炒...。」
這四種說法中以第四種最有憑有據,道出真正揚州炒飯的模樣。